用“中医农业”思维及技术方法创新海参产业发展模式

2018-08-12 05:08:52 来源:

 章力建 宋涛  孙建 朋乐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并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大约在距今6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海参列海洋八珍之首,历来是补益佳品。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海参体内富含蛋白质,海参多糖,海参皂苷,海参活性肽,精氨酸,牛磺酸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还具备强大的再生能力,其活性物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可能成为治疗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型药物。

而在海参产业中,也存在着诸如药物滥用、苗种退化、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如果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海参产品更快更好更规范的向前发展成为海参养殖业、海参产业亟需面对的课题。

中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医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所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中医农业”可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中医农业”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参养殖期、产业特点和发展理念与中医农业有密切的联系。运用中医农业思维模式,对海参产业的育苗养殖加工,全产业链控制上进行应用,势必会对海参产品发展带来全新的理念和发展思路。

一、中医农业的重要性

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加大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发展“中医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例如,由于连作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危害蔬菜生产的虫害、病害也越来越严重,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在这些地方,就迫切需要施用中医药农药进行绿色防控。同样在海洋养殖领域,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投入,亦存在着病害越来越厉害,药物用量越来越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健康也有潜在的严重伤害。

“中医农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系统性,即着重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是农业内部保持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稳定和谐的本质要求;二是综合性,即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复合效应,也就是通过综合的手段,达到综合的效果;三是整体性,即作用范围是整个的、全部的,强调覆盖所有生产单元和种养循环链。

总的来说,“中医农业”可以在农用药物、饲料和肥料三个领域广泛应用,即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制成农药及兽药、饲料和肥料。

诸多研究和实验证明:利用中草药、微生物等制成的肥料、农药和饲料,既改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又保障农产品的优质高产。例如:有研究证明一些功能性微生物菌肥,能有效的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具有很好的改良土壤板结的作用。菌种繁殖过程产生大量的多种活性强的代谢产物,还能与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产生螯合物,使其不被植物所吸收,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另有研究证明,从多味中草药萃取的生物制剂,不仅可以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而且可以为植物提供全程保健和病虫害有效防治,可以取代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逐步改善土质、水质和生态环境。又有试验证明,利用发酵提取技术,萃取中草药物质作为肥料元素,制成生物肥料,既能使粮食作物显著增产,又可有效提高粮食品质。还有试验证明,采用复合中药生物饲料,结合动物生长需要,既可解毒排毒,又可均衡营养喂料,效果十分明显。另外,中草药植保、动保产品可有效取代化学农药(兽药),为动植物提供病虫害绿色防治。

二、海参产业符合中医农业的发展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海参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年产值已超过500亿元,海参产业,超越传统的虾蟹等产业成为单品价值最大,利润最高的渔业品种。

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有赖于优良的品种,洁净适宜的水体环境,现代海洋牧场的环境,鱼虾贝藻等共生生物及天敌的自然生存,养殖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通过调节单因素、使多因素联动,从自然环境内部对海参生长境况进行改善,使得环境内部和谐共生,符合中医农业的发展理念及思路。

中医农业注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倡导保持农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稳定与和谐,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中医农业着重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是农业内部保持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稳定和谐的本质要求;中医农业力求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复合效应,也就是通过综合的手段,达到综合的效果;中医农业作用范围是整个的、全部的,强调覆盖所有生产单元和种养循环链。

海参产业与中医农业,都倡导自然和谐,不断提高海参产业的生态效益,服务效益,给人类提供新鲜美味的营养产品,也为海参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三、运用中医农业思维,提升海参产业的生产水平。

我国近年来海参产业发展较快,但是海参养殖,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缺乏标准体系。海参产业大而不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海参养殖技术不规范。过度使用抗生素、消毒药物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参的产成率,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长久的,作为生物链顶端的人类食用此种类型的海参之后,不仅不会对身体有滋补作用,反倒对身体有害。二,海参育苗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获得高质量的育苗,造成先天不足,海参苗种退化严重;海参苗种筛选指标单一,只凭借外在产品形态进行亲参的选择,缺乏对抗逆性等指标的考查,也是造成海参苗种退化的原因之一;三,生态环境的脆弱及不佳的生长环境,造成抵御环境风险能力不足,一旦出现大量降雨或气温变化即会对海参产业造成毁灭性冲击。四,海参产品,品种单一,形态初级,附加值低。五,生态养殖推广力度小。这些问题不仅限制着海参产业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中医不仅可以治病救人,增进人类健康,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植物都具有抑制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中医农业注重整体协调,强调全产业链,运用综合手段,达到综合的效果。中医农业思维能极大地提升海参产业生产水平。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运用中医思维,从影响海参苗种、生长、环境、加工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和调节,从而达到和谐自然、稳定长期发展的目的。

1、运用中医药配伍原理,生产海参养殖用药物,饵料,养殖环境调节剂,促进健康养殖。

目前养殖海参需要在投放苗种前对池塘进行消毒。容易造成消毒剂残留,不便于彻底清除;海参饵料配置缺乏标准,不利于满足海参营养需求;海参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水体条件,对于水温、pH值、溶解氧含量、盐度等均有严格要求。

悠久的中医理论,在《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了大量的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利用中医原理及方法,将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研制成,促进海参生长、防止疫病、提高海参自身免疫力及对环境耐受力的营养物质及药剂配方,使其恢复到健康生长状态,减少有害生物的侵害,提高抗病力和调节其健康生长,能增强海参的抗逆性,达到优质、高产成率的目标,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抗性,不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养殖,减少药物残留,绿色防控的目的,减少药物投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在生物链中的蓄积,从根本上杜绝药物在生态链中的传递。

2、遵循中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科学进行海参养殖。

中医强调有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变化,对海参养殖进行科学管理。采用多种养殖及混养,采取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海区投石和人工礁石,改善养殖环境。遵循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中生态群落结构,优化食物链,保持水体生态平衡,保持渔业经济更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养殖,改善养殖环境的养殖结构,使养殖环境成为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是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借助多种生物体自身纯天然的生物降解、合成、富集和沉积作用等,转化形成综合营养素体系。海带、扇贝、海参立体养殖,为贝、藻、参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互为助生的作用。不仅可以利用水体,提高单位面积水产品产量,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养殖器材,降低生产成本。

大面积单一生物养殖是造成病虫害和海洋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复合养殖,既不影响养殖操作,又可以实现海洋生物多样化并提升海洋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病虫害、自然恢复海洋的目的。寻找适合海参共生的生物群体进行复合生态养殖,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为海参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健康生态环境。

3、加强海参产品研究,提供更便捷,营养保健功能更强的产品。

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海参中除含有海参皂苷外,还含有海参特有的酸性粘多糖、海参胶原蛋白两大成分。并富含精氨酸,牛磺酸等补益成分。食用海参可以全面快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增强免疫力,改善性功能。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方便实用的海参产品,深入开发海参成分,积极探索中医药资源饵料,从根本上增强海参的药用价值,打造出更适应环境,更利于人体健康的,保健功能更强的海参产品。

4、利用中医理论,打造全产业链的海参产业提质工程。

利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构建育苗,养殖,采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海参产业工程。重点开展养殖和深加工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海参养殖环境风险防范,优质海参养殖基地示范推广,海参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海参养殖可持续发展战略。育苗方面通过虾池(池塘)育苗加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使海参苗种更好适应自然环境,增加抗逆性及环境波动耐受力。养殖方面,可以通过选择在海底沉积礁石或者地笼的方式,增加海参躲避敌害及恶劣天气等途径,保证海参存活率及产成率。

5、利用中医农业技术、打造海参生态品牌

党的十九大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离不开品牌建设。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工作,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促进生态食材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改善民生福祉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内在要求。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已经成为大家特别注重的问题,对生态食材的追求越来越迫切,生态食材的价值将会回归更高的消费层面,将会超越有机食品和绿色等食材的价值,而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期盼。辽宁省首批特色小镇兴城市徐大堡海参小镇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海岸线长,海域辽阔,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拦海大坝所形成的地理环境为海产品养殖创造了条件,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海参产业已形成规模,现从业人员近千人,海参放养面积达 5万余亩,其中深海放养面积达3万亩,圈养殖面积达 2万亩,年产鲜海参1000万斤,产值达5亿元。徐大堡镇现有海参育苗室100万立方水体,从事海参养殖、加工、销售、育苗的企业达60多家。201410月被授予“辽宁海参之乡”的称号。随着徐大堡镇海参产业链不断延伸,徐大堡正在向深加工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其中,兴城德丰大地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中医农业技术和方法,着力打造兴城海参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和生态食材品牌,推进徐大堡镇的德丰大地田园综合体项目和海参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徐大堡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典型,为徐大堡海参品牌提升做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

1.  章力建: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导。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2.  宋涛: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

北京壹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3.  孙建:全国康养产业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荣誉主任

4.  朋乐平:北京壹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享到:
转载请保留本文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org/2018/0812/5226.html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范围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最新文件

Copy © 国家资金申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楼 一楼    联系电话: 010 - 62136011      Email: gjzjsb@163.com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业生态旅游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咨国业规划设计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家庭农场(国际)联盟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通用网址:国家资金申报网 版权所有:国家资金申报网
 

本站关键字: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京ICP证11098788号